孩子的耳朵,掏不掏?
面對孩子身上的各種污垢啊我們總有一些顧慮,小時候的頭痂怎么洗?能不能扣?寶寶怎么鼻屎那么多?小耳朵里的耳屎呢掏不掏?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寶寶小耳朵里的秘密。
耳屎,學名耵聹,分油性和干性。它們存在外耳道的表面,別看它名字不好聽,但它是保護耳道不受異物、水、感染等傷害的小衛士,然而有時候小衛士太多了或者位置站錯了,那么就會導致耳朵不舒服、聽力下降。
一般我們是建議不用掏耳朵的,首先呢是耵聹可以保護我們的外耳道,其次我們開口說話時、咳嗽時和打噴嚏時的震動也能帶動外耳道皮膚把耵聹排出。其次是孩子好動,用挖耳勺給孩子掏耳朵的時候容易導致外耳道損傷。 那么小耳朵要怎么清潔呢?平時我們只要在給孩子洗臉的時候用濕毛巾擦拭孩子的外耳即可,不能用棉簽伸進孩子耳朵里,因為這樣有可能把耳垢推進更里面,造成栓塞。
如果在游泳或者洗頭的時候耳朵進水了,那么把頭歪一歪,大多數都會流出來,然后在耳道口塞一個棉花球把水吸干即可。 那在什么時候我們需要去掏耳朵呢?當耳垢在外耳道過度聚集時會形成一個耵聹栓塞,會導致耳朵痛、癢,耳鳴,聽力受損等。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求助醫院耳鼻喉科的醫生叔叔了,切記不能自己動手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