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兒不能豎抱嗎?
不少媽媽問,孩子從出生幾天開始就喜歡豎抱,要趴在大人肩膀上睡覺。聽說豎抱會引起脊柱問題,這是真的嗎?
按常識來說,橫抱或者豎抱只不過是脊柱承受的重量方向不一樣而已,前者承受橫向的力量,后者承受縱向的力量。橫抱的時候用手托著孩子的腰臀部,同時讓孩子的頭頸部枕在臂彎里,脊柱都得到了保護,應該沒什么好擔心的,豎抱時一手抱住臀部,一個手拖住頭頸部保護頸胸椎,孩子的體重大部分靠大人的手臂支撐著,新生兒脊柱是弱,但體重也輕,被豎抱的時候也不是完全靠自己的脊柱支撐重量,按常識來說也應該沒有問題。
事實上,豎抱還有一些橫抱所沒有的優勢,清醒時保持豎抱的體位,是治療嬰兒胃食管返流的一種方式,喂奶后豎抱拍背,也是減少嬰兒溢奶的常用方式。豎抱的時候大人將孩子環抱在懷里,孩子和父母肌膚緊貼,讓孩子感覺更溫暖和安全,有助增進親子感情。讓早產兒豎著依偎在胸前的袋鼠育兒法,美國兒科學會也是支持,也沒有豎抱不能太久太頻繁之類的說法。
嬰兒醒著的時候可以在大人的看護下多趴著玩,鍛煉頸部肌肉,促進動作發育,但孩子不可能醒著的時候都愿意趴著,趴久了孩子也會累,哭鬧的時候也需要抱著安撫,或者偶爾豎抱著走走,讓他看看與躺著時候不一樣的世界,和周圍的人進行表情眼睛的交流,而不是平抱著總盯著天花板,也有助于感知的發育。
為了降低嬰兒猝死的風險,我們要求一歲以內的孩子都應該仰臥,而長時間的平臥容易導致扁頭畸形,如果偶爾被家長抱抱也總是平著,孩子頭部重量還是壓在手臂上,豎抱就可以避免這種壓迫,按說也可以降低一點扁頭的風險。但在孩子能夠穩定抬頭之前,或者能抬頭但睡著了,豎著時應該保護好他的頭頸部。
總而言之,無論橫抱豎抱,只要在寶寶的頭頸部和腰部給予承托就可以了,這樣就無需太擔心影響脊柱啦。